哪些情况下在试用期内单位能解除劳动合同

湖口刑事律师 2025-04-18
结论:
试用期内单位在劳动者存在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等多种法定情形时可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并非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阶段。当劳动者出现如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时,单位有权解除合同。这既保障了用人单位选拔合适员工的权益,也维护了正常的用工秩序。例如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本单位工作且拒不改正,必然会对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和利益造成损害,此时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合理合法的。若您在试用期遇到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不确定单位的行为是否合法,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试用期内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多种。法律规定,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本职工作且拒不改正、通过欺诈等手段使合同无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2.此外,当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和另行安排的工作,或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时,单位也可解除劳动合同。
3.为避免纠纷,单位应在招聘时明确录用条件并公示规章制度。在发现劳动者存在可能解除合同的情形时,及时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法律赋予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一定的解除劳动合同权利,但这些权利需在法定情形下行使。如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这要求用人单位有明确的录用标准且能证明劳动者未达标。
(2)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舞弊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强调了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若违反,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3)劳动者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本职工作,或因欺诈等手段致合同无效等情况,破坏了劳动合同的正常履行,单位有权解除。
(4)对于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况,单位需先进行合理安排,如另行安排工作或培训、调岗,仍不符合要求时才可解除。

提醒:
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劳动合同需有充分证据证明符合法定情形,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劳动者若遇到单位违法解除,可咨询了解自身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若单位想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应在招聘时明确录用条件,并留存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且确保该制度合法、合理、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劳动者公示,当劳动者严重违反时可依此解除。
(三)对于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的行为,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其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四)关注劳动者是否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若对本单位工作有严重影响,先提出改正要求,保留好沟通记录。
(五)审查劳动合同签订过程,若发现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时主张合同无效并解除。
(六)若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获取相关法律文书后解除合同。
(七)当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工作,先另行安排合适工作,仍不能胜任的,可解除合同。
(八)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培训或调整岗位,保留好培训记录和岗位调整通知,仍不能胜任则可解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规定,试用期内单位可在这些情形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试用期间不符录用条件。
-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因失职、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本单位工作且拒不改正。
-用欺诈等手段使合同无效。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及另行安排的工作。
-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无法胜任。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桐庐县看守所地址 建德市看守所电话 嵊州市看守所电话 龙港市律师 淳安律师 安吉律师 宁波镇海区律师 九江律师 宁波北仑区刑事律师 淳安县律师网 武义县律师网 江山市律师网 松阳县律师网 长兴县资深刑事律师 永康市资深刑事律师 海宁市刑事律师咨询 桐庐县专业刑事律师 杭州市临安区律师 温州市鹿城区律师 乐清市律师网 平湖市律师网 景宁离婚律师 湖口离婚律师 宁波奉化房产律师 景宁房产律师 温州洞头律师 湖口法律咨询 宁波鄞州律师事务所 平湖律师 武义交通事故律师 杭州拱墅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拱墅律师 黄山律师 杭州滨江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金华金东律师 宣城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上城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衢州柯城律师 新昌律师 黄山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江山律师 宣城律师 九江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临平律师 杭州律师 东阳律师 杭州临安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西湖律师 杭州萧山律师 杭州萧山刑事律师收费标准